田新民致辞
余明阳致辞
百强榜发布
夏立军作百强榜的发布和说明
桂浩明演讲
何晓斌演讲
圆桌论坛
田新民致辞
余明阳致辞
百强榜发布
夏立军作百强榜的发布和说明
桂浩明演讲
何晓斌演讲
圆桌论坛
2020年12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20-2021年度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百强榜”。今年是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第四次发布上市公司竞争力百强榜,上海交大中企院通过学术研究与业界反馈结合的方法制作该榜单,旨在挑选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坚力量的百强企业,促进证券市场良性发展,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田新民、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院长余明阳、交大安泰会计系主任夏立军出席了本次发布会,发布会还邀请了数名业界专家做分享报告和圆桌讨论,包括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何晓斌、海通证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曹雪松等。本次会议由上海交大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企业竞争力研究所所长马红漫博士主持。此外,还有数十名上海交大师生及主办方邀请的业内人士共同见证榜单的发布。 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田新民副院长在开场致词中表示,安泰作为一个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现代化的商学院,秉承“扎根中国管理实践,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完善经济管理理论”的方针,承担着“做一等学问、铸一等人才、成一等事业”的使命,在持续做好科研和教学的同时,紧密联系实践、服务社会、服务实体经济、致力于推动产业和企业的发展。百强榜的持续编制和发布,也体现了安泰的这一理念。竞争力百强榜试图从中立的视角出发,结合今年内外部环境形势,独立筛选出成长性稳健性兼顾的中国百强竞争力企业,排序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独立性。制作该榜单能够为证券市场投资者提供重要的价值参考坐标,有助于推进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发展,同时能够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提高提供参考价值。 作为上市公司竞争力百强榜最早的倡导者和指引者,上海交大中企院院长余明阳回顾了做榜单的最初想法:现在的股市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股价,我们想更多的关注一下背后的价值,现在的二级市场更多的关注是现在,我们能不能更多的关注未来,我们能不能考虑未来的竞争力。这样一个课题由大学来做是有意义的,因为券商和基金可能更多的关注是表现,他们有很明确的盈利目的,而大学可以研究一些更加形而上的东西。在当下这样一个百年不遇的大变局当中,对企业未来竞争力的把握和拿捏,显得格外重要,所以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愿意把百强榜的推广持续做下去,关注更优质的企业,让国家的经济由高速发展真正走向高质量发展。 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交大安泰会计系主任夏立军教授介绍介绍了榜单的意义、目标、方法,和结果及分析。夏立军教授认为:中国的GDP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离发达经济体还有漫长的距离,这个距离应该靠什么弥补?可能传统的增长方式越来越不能胜任,未来更需要科技驱动,需要资本市场驱动。因为银行是一个债权人,是非常保守、不愿意承担风险的,而资本市场恰恰愿意承担风险。未来资本市场可能会走到舞台中央,而不再是像过去那样银行在中央。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百强榜的意义在于弘扬优秀的企业家精神和稳健成长实业经营理念,对冲投机炒作、引导理性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促进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和实体经济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残酷的,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研究团队希望识别出一部分优秀的企业,给投资者一些参考,同时也是对企业的一种鼓励,通过学术研究的一些基本理论原理,加上数据,来识别竞争力,最终形成一个百强榜,这是百强榜的目标所在。研究团队认为,优秀的企业既有成长性,同时又有稳健性,这是竞争力的构成,而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两方面:运气(先天的选择) + 努力(人工选择),这是百强榜所使用的方法。
榜单结果显示(百强榜是按照股票市值大小来排名),最优秀的企业市值大多处于200亿到2000亿之间,从地区分布来看,主要是来自于广东、浙江;从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医药、食品饮料等大消费行业。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做了主题为“寻找新时代的企业竞争力”的分享,解读了股价走势的差异是否反映竞争力(市场的有效和失效、市场的中长期视角、市场的短周期行为),当前投资者看重什么样的竞争力(从规模化到头部位置、从生产型到研发驱动、从净利润到资金效率),对当今环境下的竞争力要素分析(研发投入占比、经营现金流量、产品更新速度),结构性行情中的竞争力概念重塑(结构性行情的竞争力价值、变化中的竞争力因素权重、企业非经营因素的竞争力),隐形竞争力及其在市场中的影响(公司治理结构是隐形竞争力、公司价值评判中的治理因素、2021年需要重视隐形竞争力)等问题。 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何晓斌发表了主题为“明年资本市场与期货期权市场交易的配置机会与风险控制”的演讲。他认为A股相比国际主要指数,目前估值合理,仍具优势,并且疫情后中国经济恢复更好,股市基本面相对比较优秀。 明年应该轻指数、重行业和个股,后疫情时代主线为疫苗产业链,中期景气向上主线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军工板块,长期核心资产主线为消费(白酒、乳业、休闲食品)和医药(创新药、医药服务等),产业型主题机会在于农业种植、5G应用、券商、第三代半导体。针对于债券市场配置机会,他有以下3个观点:(1)利率债:利率中枢全年略微上移,走势前高后低;(2)信用债:坚持城投信仰,关注错杀优质产业债;(3)可转债:兼具股债双重特性,热度高。 圆桌讨论环节,出席嘉宾与各位老师以“后疫情时期的资本市场走向探讨”为中心,就疫情对中长期投资的影响交流了各自的看法。曹雪松认为,时间线拉长来看,疫情影响不大。桂浩明先生觉得这首先是一个医学问题,如果疫苗有效则影响不大,现在很难做预期。现在从宏观层面来看,大量投放货币的现象肯定会改变,没有国家可以承受像这样投放货币。微观上来看,生活发生很大改变,例如线上会议增多。明年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所以把预期降低一点。余明阳教授认为:疫情表面上影响很大,因为生活发生很大改变,但是从竞争力角度来看没有影响,因为优质企业恢复能力很强。此外,余明阳教授觉得应该心态放平和一点,无用之用实则是大用。何晓斌认为疫情还有待观察,资本市场角度是利多。夏立军教授认为:从宏观来看,优质企业应变能力强,强者更强,能抗住风雨的都是优质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