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媒体报道

东方财富网: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热潮下的冷思考

发布者:网站主编
发布时间:2020-04-21

   2017年12月27日,上海交大举行《人工智能——从现象到本质》深度思考论坛,从现象过渡到本质,专业地介绍了人工智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从End-user到Thinker


  此次会议上,天津大学系统工程专业工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沈惠璋教授,首先以傻瓜相机为切入口,介绍了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各方关系。



  他指出,除了军事、工业等特殊领域之外,在大众中最早普及的智能产品当属傻瓜照相机。1978 年生产的Canon A-1是最早的、有集成电路的数字化微处理器,实现了包括手控曝光在内的,有六种曝光模式,以及大范围测光系统的智能照相机。从那时开始,摄影就不再是摄影家的专利。从商业角度看,智能照相机成为商品市场上的宠儿,为众多商家牟取了大量利润。

  IT术语中,一般将使用傻瓜相机的用户,称之为最终用户End-user。若把user称为摄影家,那么maker就是Canon、Zeiss、Nikon等公司,designer最早的应属Daguerre(法国1838年),这位画家使用的是基于科学家(Lippershey1608年、伽利略1610年等人)发明的光学知识和透镜,而光学起源于thinker墨翟(BC 468-376)、亚里斯多德(BC384-332)等。



  同样地,人工智能领域也分为End-user、user、maker、designer、scientist、和thinker。

  沈惠璋教授指出,目前很多使用计算机的人都处于End-user这个位置,还有些人属于User这个位置,我们距离Scientist和Thinker还差很远。例如,软件方面还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编译系统,硬件方面还没有英特尔水平的CPU和IBM水平的大型计算机。

  沈惠璋教授强调,现在总强调应该有自主创新。那么原创从哪里产生?如果大家都集中在End-user这里,就不会有原创;都集中在End-user这里,就只能跟着人家走;集中在End-user这里,只是最终用户、使用人家的东西,不可能有原创。

  AI是否会取代人类?

  “人工智能会把人类灭绝吗?”对于这个大众十分关心的问题,专家们皆表示,该问题不需要担心。

  沈惠璋教授表示,自己是坚决的反对派,坚信根本就不可能发生。目前计算机没有超出机械唯物论的范畴,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哲学都是唯物辩证法,即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机械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计算机要达到历史唯物论这个水平,无论从基础理论上,还是从思想上,都是达不到的,机器没有思想。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不用担心机器会灭绝人类,它没有这个能力。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赵继娣同样表示,“这个实际上不是我们需要担心的问题,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尽管是指数级的增幅速度,但是还是人在助力的,人在指挥它做什么。最主要的一点,万一真的有一天人机不可和谐共处,我们总还有一招——断电。”

  沈惠璋教授还补充表示,目前计算机的智能还没有超出机械智能的范畴。也就是说,它没有感情、不能自主、仅仅是按人类给它设定的规则走的。现在计算机模拟的神经网络是人类假设出来的,而神经网络一直到现在为止也无法给出解释。所以,阿尔法狗到底是纯机器和人类下棋,还是人机结合了,根本就没办法判断。

  大数据和统计学矛盾

  沈惠璋教授在会议上强调,大数据和统计学是矛盾的。

  沈惠璋教授表示,达到PB数量级的才能叫大数据,1024个T才叫1P,而现在计算机的内存都是4G-8G,没有办法装1P数据。

  所以大数据纯粹指的是计算机的技术实现方法。具体来看,技术上需要使用超大的计算机,目前单独一个大计算机也是完成不了的,需要很多计算机的合作,也就是采用云计算、网格计算。

  大数据的特点,除了数据量大以外,它的数据利用价值率低。虽然它将所有数据都放在一起了,但绝大多数是垃圾、没用的东西,所以不是有了大数据就有了一切,因为绝大多数还不是大数据。

  此外,对于大数据与统计的关系未来也可能出现颠覆。

  很多人说统计学就是处理大数据的,统计方法就是智能。沈惠璋教授却表示,真相并非如此。

  他指出,如果真的推广大数据的话,统计学就彻底被废掉了。因为统计学的诞生就是因为当数据量大的时候,没有总体样本,没有条件获得总体数据,更没有能力处理处理总体数据,所以只能采用抽样的办法。其本质是希望通过抽样,用部分来推断总体。

  而大数据是总体数据、全部样本都有,不但可以获得总体数据,而且可以处理整体数据(现在所谓的大数据就是两个意思:获得总体数据、处理整体数据)。因此就不再需要抽样,不用从小样本推断总体数据。从这个角度来说,大数据和统计学是矛盾的。

  最大的应用领域

  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行业加速落地,计算机视觉在金融、安防等领域不断渗透,智能语音语义在车载、家居、移动设备等硬件领域以及教育、客服等商用领域持续拓展,商用服务机器人则开始进入商场和酒店,底层硬件也开始量产。

  那么,人工智能未来最大的应用领域会在什么地方?

  沈惠璋教授表示,人工智能将来各行各业都会用,但最主要的领域还是在军事上,全世界所有最先进的科技都是最先用于军事,然后是工业,接着是农业及其他民用产品方面。

  天津大学系统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徐博艺则表示,现在政府的反应很快,工信部应该是做了一个规划,最有可能在周围取得突破的一些领域也都规划了,比方智能汽车、智能医疗。

  “我觉得可能有些行业不一定非得加到国家战略,但是像游戏行业我觉得也会是一个很好的行业。至于这个热潮会不会快速落下去,那还得持续观察。”徐博艺说。

  成为AI强国需从两方面努力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赵继娣强调,中国如果想进一步成为人工智能的强国,主要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加强努力:一方面,AI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大数据;另一方面,想成为人工智能强国一定要强调多学科、跨学科、多领域、跨领域的合作共创机制。

  赵继娣表示,微软可以自动现实写新闻报道,其实背后在于它有一个大量的数据积累、数据学习、数据培训和训练的过程。今年又出了一个阿尔法零,它有自我学习的能力,但是还是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自我学习,所以还是要依据数据。从理论和技术的角度,要想成为人工智能强国,显然要提高对大数据的算法,大数据计算和处理实现新的突破。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进一步利用大数据,或者更基本地,当大家都说大数据的时候,大数据在哪里?

  赵继娣指出,提及大数据,大家可能先想到的是阿里巴巴、淘宝的数据,但其实这仅仅占了整个社会数据很小的一部分。有统计说80%的信息资源、数据资源是掌握在政府部门手里的,包括人口信息、地理信息等等,这样的数据如果可以充分利用起来,显然会对将来在占据人工智能强国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

  对于怎样取得这些数据有很多的问题,现在政府也开始意识到了大数据的价值所在,所以这几年政府都在推动数据开放,让公众享用。这就为大数据和AI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契机。


(本文转载自: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71,20180102818030876.html)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23 ©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大包图A208 邮编:200030

扫码关注 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SJTU企业发展研究院”

/templets/iced3
/templets/iced3